(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与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6月11日到13日,全国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在四川举行,参会代表实地调研、交流座谈,持续推进新时代以工代赈工作走深走实。
现场会上,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参会代表分别前往南充、广元等地,实地调研观摩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在广元市剑阁县剑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农业基础设施推广等项目被纳入以工代赈。目前,已有330名当地群众参与务工,发放劳务报酬336余万元,培训群众1000余人次。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县域处一级主任科员 张敏:剑阁县通过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有效带动了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帮助他们提升了就业本领,激发了他们依靠勤劳双手致富的内生动力,这些经验做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学习借鉴。
随后,参会代表来到省重点工程汉巴南铁路马鞍站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现场,这里已吸纳当地劳动力61人就近务工,发放劳务报酬64.83万元。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处主任科员 宁立峰:在制定本级方案的基础上,有自己的一套流程和实施的具体细则,如何吸纳当地老百姓参与务工、如何组织劳务报酬发放,都值得我们学习。
“十四五”以来,四川累计投入国家、省级以工代赈专项资金27.78亿元,实施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项目857个,吸纳5.7万名群众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6.3亿元,并通过“一卡通”平台发放劳务报酬,确保资金发放到位,实现了由“赈济”向“振兴”的有效转换。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区域发展推进处处长 徐欣:要充分发挥以工代赈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项目库,继续加大以工代赈方式在有关建设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扩大以工代赈“赈”的实效。
Copyright © 2015-2022 娱乐头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0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