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0人会”启动 行业经验数字化是必经之路

发布日期:2023-08-14 14:51:48 来源:羊城晚报

原标题:“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0人会”启动(引题)


(相关资料图)

行业经验数字化是必经之路(主题)

“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0人会”启动图/受访者提供

出品人:杜传贵 林海利

总策划:孙爱群 吴江

执行统筹:孙晶 王丹阳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颖琳

没有转型的“投石”,就难以激起前行的“浪花”。

8月12日,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支持下,“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0人会”启动会议暨“行业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圆桌会在广州举办。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智库单位等100余名代表齐齐赴约、建言献策,为广东制造业插上数字化“翅膀”。

探索数字化转型“广东方案”

数字化浪潮浩浩荡荡。据统计,广东全省累计推动2.7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汇聚了500余家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其中6家入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全国第一,累计打造300多个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表示:“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热情高、市场主体活跃、生态环境完备,但目前仍面临不少痛点难点。”例如,供应链上,如何推动行业龙头牵头带动上下游整体转型?产业链上,怎样推动行业平台牵头打造解决方案?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外,大象转身本就不易,大型企业已有诸多实践。然而,曲晓杰认为,如何让更多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其实更具考验。需要调动中小企业在软件应用设计、生产加工改造、网络安全防护、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环节的自主能动性,亦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

为此,“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0人会”应运而生。由省内外50名具有实体产业升级情怀、产业数字化底层逻辑、生态协同合作能力的企业家和行业专家共同发起成立,汇聚政产学研用等力量,组织各类行业交流活动,打造全省性交流合作平台。

会上,“50人会”秘书处代表成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员石林介绍,将构建“1+2+N”懂行人服务架构,切实解决“怎么转”“找谁转”问题,积极探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广东方案”。其中,“1”指1个专业“陪跑人”,“2”指“懂行人”指引和政府指引两大路径相结合,“N”则涉及人才、创新、金融、标准等多方面的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50人会”成员围绕模具生产、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传统和新兴产业,现场趁热打铁地展开了一场“行业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圆桌会。

模具生产:搭建行业知识库

“非标无法大规模制造、产业分布离散、小微企业占比高,决定了模具产业数字化转型并非易事。”对此,广东中泰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小春认为:“除了单纯提供数字化工具,更本质的是要从产业视角,挖掘出数字化到底能让中小企业达成什么。好比做餐厅生意,在各种智能化工具之余,也需要知道如何培养一位好厨师、如何炒好一道菜、如何服务好顾客等等。”

现场,姚小春分享了自己关于中小模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即打造数字化赋能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以及产业集群园区平台,助推转型升级。以数字化赋能为例,又可细分到工程技术经验、人才专业经验、管理经验三个层面。

在他看来,工程技术经验数字化的第一步是搭建行业知识库,把非标通过数字化逻辑变成可被定义的,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基于十多年的积累工作,目前中泰工业科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案例库。

“过去设计一套五六米的模具,需要5-10年以上经验的工程师,且要花费将近1个月时间。如今,我们通过大量的数字化、逻辑化、整合化,以及自动化操作检查、网络分析等,大概15天即可完成,设计师有3年左右经验就已足够。”姚小春说。

深圳模德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持同样观点,行业知识和经验最大程度参考和复用,是模具产业数字化转型能走得更远的关键,亦是接下来机遇挑战并存的“深水区”。

纺织服装:打通上中下游链条

从一丝到一线,从一线到一衣。对于纺织服装产业来说,提高周转率、降低库存与呆滞面料是迫切需求。数字化转型能帮助企业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减少生产成本、加速产品上市周期,从而提高销量和利润。

聚焦印染环节,佛山技研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打造数字化智能车间和产业集群平台,打通织布厂、染厂和布行等上中下游链条。其总经理张伟伟介绍说:“为了让印染生产标准化,要建立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库,并对每种布匹面料赋予数字标识,确保供应链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同时,通过分析实时生产数据,提出优化建议,进一步降本增效,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

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亦表示:“数字化转型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数字化真正解决问题,构建商业模式,才是重中之重。”据了解,中国联通就有这样一支“服装制造军团”,通过数字赋能,自产业链上游的棉花、畜牧、化工端出发,到中游涵盖成衣、鞋帽、箱包、印染、家纺,再到下游的销售、物流、门店,形成了全产业链生态闭环。

以东莞以纯集团为例,随着传统订单逐步演化为小批量、高批次,原刚性的制造模式难以持续。为此,当地中国联通以5G+MEC方式打造云网融合的车间,实时、高效的数据传输,使“仓、缝、销”得以“同频共振”。

原来单线流只能同时生产1款衣服,现最多可达到9款;原来需停工换款换线,现在可无损插单,系统应对自如……传统服装厂,正焕发柔性制造生产的新貌。

装备制造:装上“工业大脑”

数字时代,如何让“小零件”持续撬动“大产业”?

“当前,精密零部件行业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控制系统和装备厂家的深度协同薄弱,二是重复性设备投资,三是有大量设备闲置,供需不平衡。”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守金表示,“行业的硬件式思维需要重塑,从提供制造转变为提供服务,例如能否积累可推广的精密零部件制造技术,能否形成高精度装备和孵化系统的解决方案。”

轻轻触摸屏幕,输入相关参数,就能让配套设备井然有序地生产加工。自成立之初,迈雷特便专注于智能化制造与控制,推出工业安卓智控系统及软硬件一体化技术等一系列自研成果,为精密零部件企业装上“工业大脑”,从而形成业务链接、产能协同、订单协同、服务协同的未来行业生态。

对于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携汇机床产业数字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总结了四个关键词:一是“组合拳”,数字化转型不再是一家企业、一项技术、一套解决方案的单打独斗,已延伸为团体作战,需要各方聚力参与创造新的模式。二是“标准”,要做到可复制、可落地、统一化,才能大规模地传播。三是“融合”,装备工具、服务载体和制造业场景等不是分割的,需要紧密交融。四是“数据”,搭建大数据基础设施,把业内的知识经验沉淀、积累,再打磨成可供企业个性化的服务产品。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娱乐头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0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